共和国日记编委会首页|TAG标签|RSS订阅 注册|登录

张鹏同志在《共和国日记》首发式暨研讨会上讲话

时间:2013-06-07 10:42:31    来源:共和国日记编委会    点击: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张鹏


  首先,让我们热烈祝贺《共和国日记》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
  我们知道,《共和国日记》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图书出版规划的重点工程之一,现已纳入“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之中。本书是一部逐日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全方位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发展、繁荣、富强历程的大型权威的历史文献工具书。综观此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创意“鲜活”。宋平同志在本书序言中说:1949年时我刚30出头,从那时起,60多年过去了,我成为行动迟缓的老人,而我们的党和共和国却永远年轻,每天都有新事物、新创造,真正是日新月异。一个普通人尚有日记,作为一个国家,当然也应有自己的日记。宋平同志用“鲜活”两个字高度概括了《共和国日记》的创意。本书所收内容,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都紧靠日记体的表现形式,进而形成日记体风格,为读者呈现出新中国发展最真实,最原滋原味的“全景画”历史。可以说,为国家记日记,是一种创新的治史方式。
  第二,体例新颖。本书既然定义为“日记”,就必须做到内容“大事不漏,有血有肉”。本书采用编年体和记事体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活泼清新的书写体例,全面、准确地从各个方面反映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不平凡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还收入大量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活动,重现亲历者当时的见闻和感受,避免过多会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累积造成的沉闷,揽国家民族之命运,察社会百姓之生态,从而使国史的庞大架构更加血肉丰满、生动可读。
  第三,权威翔实。本书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当代中国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撰,主编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本书的资料来源均以《新华社电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为依据,同时参阅权威的党史、国史专著及中央档案馆、外交部解密资料等。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参加本书编辑的同志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主线,努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编辑过程中,编委会还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本书内容的权威翔实提供了保证。
  盛世修史,功在千秋。中央领导同志对《共和国日记》提出很高的期望,希望她成为我们伟大国家的信史,发挥认识过去和创造未来的作用。对此,我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和本书的编委会成员在这里郑重表态:一方面,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共和国日记》的编辑出版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组织研究力量把中央文献研究室所承担的卷次保质、及时地完成。
  最后,再次热烈祝贺《共和国日记》出版发行。


声明:该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纠错电话:010-87728712

  上一篇:张化同志在《共和国日记》首发式暨研讨会上讲话

  下一篇:林炎志同志在《共和国日记》首发式暨研讨会上讲话